甘肅古浪:黃河水查包養網潤八步沙林場_中國網

作者:

分類:

春日里,八步沙林場又一次掀起了任務植樹高潮。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的近千名干部群眾和志愿者一路,揮鍬培土、栽植新綠,筑牢綠色生態樊籬。

與今年分歧的是,本年植樹增綠用上了黃河水。4月10日凌晨6時,跟著取水泵站閘門徐徐開啟,從上百公里外奔涌包養而來的黃河水噴瀉而出,注進了蓄水池,標志著八步沙沙財產水源工程調蓄水池順遂完成通水。

古浪縣八步沙沙財產水源工程是甘肅省重點生態項目,往年5月開工扶植,包含引水、調蓄、供水三年夜體系,展設5200米長的管道從黃花灘移平易近區南分干渠取水,保送至八步沙林場東側的調蓄水池,再經由過程17365米的供水管道收集籠罩全域。調蓄水池容積達50萬立方米,采用多層復合防滲技巧,確保了水源貯存包養與應用高效。

“水來了,黃河水到八步沙了!”在蓄水現場,第二代治沙人、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抑制不住衝動的心境,“父親那代人用驢馱人走運水種樹,此刻管道把黃河水送到樹基礎下,本來做夢都不敢想的。”

站在直徑800米的圓形蓄水池畔,古浪河系水利治理處副處長張得輝算了一筆“水賬”:初次20萬立方米的試蓄水量可知足1.2萬畝梭梭林春季澆灌,待工程完整投運后,每年可輪迴蓄水150萬立方米,估計每年可節儉超百萬立方米地下水。

而蓄水池的建成與蓄水,不只能為3.包養網3萬畝林地澆灌供給穩固水源,也為八步沙林場成長林下經濟、沙財產供給“水支持”,更為穩固“八步沙人”多年包養網支出的治沙結果供給“水保證”。

八步沙林場,地處河西走廊東端、騰格里戈壁南緣,曾是著名全國的風沙肆包養網心得虐之地。自20世紀80年月起,以郭朝明、賀發林、石滿、羅元奎、程海、張潤元“六老夫”為代表的治沙人,靠著“一棵樹、一把草,壓住沙子防風掏”的原始治沙方式,走出了一條“以農促林、以副養林、農林并舉、迷信成長”的門路,鑄就了令人敬佩的八步沙“六老夫”艱苦眼前不垂頭、敢把戈壁變綠洲的奮斗精力。

在此精力鼓舞下,古浪干部群眾用年復一年的苦守,讓活動的沙丘停下了腳步,全縣239萬畝沙化地盤獲得初步管理,八步沙林場植被籠罩率已從現在的7%晉陞至76.3%。

“有了黃河水,我們植樹防沙干勁更足!老一輩用鐵鍬、毛驢車治沙,現在有了機械助力,我們將一代接著一代干,讓八步沙的綠色永不褪色,將我們的治沙精力永遠傳承下往!”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、八步沙林場職工郭璽說。(記者 尚杰 王冰雅 通信員 魯河山)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